关注官方微信

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水稻生物育种团队成功举办“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三“吉林稻区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种质创制与应用”研讨会

日期:2025-05-13 点击数: 来源:

为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的顺利实施,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水稻生物育种团队于2025年5月12日成功举办课题三“吉林稻区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种质创制与应用”(编号:2024YFD1201003)专题研讨会。来自项目组的子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齐聚长春,共商粳稻种质创新与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围绕粳稻种质创制与鉴定技术、课题代表性成果凝练、核心指标落实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上,课题负责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姜文洙教授首先汇报了项目整体执行与管理方案,强调通过多任务协同攻关,推动吉林稻区耐冷抗病、优质耐盐碱、抗倒伏及高效养分利用等关键性状的种质创新。

 

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围绕项目重点进行了汇报,并对未来攻关方向进行了前瞻性规划。吉林省农科院杨春刚研究员、王继春研究员提出,在子课题“吉林稻区耐冷抗病新种质创制与应用”中,计划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系统性表型鉴定体系的深度整合,筛选耐低温、抗稻瘟病的关键基因资源,力争在未来两年内圆满完成子课题任务,为北方稻区的品种改良提供核心遗传材料支撑。沈阳农业大学李丰成教授和范淑秀副教授分别就"北方粳稻抗倒、磷高效种质鉴定"和"北方粳稻氮高效种质鉴定"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多项创新性技术方案,预计在2026年中期考核前初步形成标准化的鉴定技术标准。最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都兴林教授系统介绍了"吉林稻区高产高效种质鉴定技术及重大新种质创制"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展示了多项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新种质材料,力争在项目验收节点高质量完成相关技术指标,为推动吉林稻区的产量提高贡献力量。

 


 

会议通过专题汇报、集体讨论等形式,梳理了当前研究的技术难点与协作方向,并围绕实施方案优化、成果集成应用等形成统一意见。全体与会人员还在会后合影留念,进一步凝聚团队合力。

 


子课题负责人都兴林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会议为项目下一阶段的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跨领域、跨地区协作与技术创新,项目组将加速培育适应吉林稻区生态特点的优质粳稻新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会后,课题三全体成员将依据会议讨论内容,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重点推进表型鉴定体系建立及优异新种质创制等核心任务,确保项目目标高效落实。

未来三年,项目组将以突破性种质创制为核心引擎,通过技术范式革新推动北方稻区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一战略问题。

 

下一条:植物科学学院组织劳动节假期前安全检查束